
NEWS CENTER
新聞資訊
USB3.0和USB3.1的區別有哪些
頂
薦
usb3.1簡介
USB 3.1 Gen2是最新的USB規范,該規范由英特爾等公司發起。數據傳輸速度提升可至速度10Gbps。與USB 3.0(即USB3.1 Gen1)技術相比,新USB技術使用一個更高效的數據編碼系統,并提供一倍以上的有效數據吞吐率。它完全向下兼容現有的USB連接器與線纜。
usb3.1優點
1.超高理論帶寬下快到飛起的讀寫速度
理論上USB3.1端口的帶寬為10Gpbs,當然實際速度肯定是離理論值還差很遠,但這也妨礙我們在實際測試中達到800M/s的超高讀寫速度。
2.超薄接口
老式USB端口長1.4厘米、寬0.65厘米的尺寸顯然已經滿足不了便攜電子設備尤其是手機廠商日益迫切的超薄化需要了,而USB3.1Type-C長0.83厘米、寬0.26厘米的尺寸顯然又在輕薄這點上上了一個臺階。手機端接口從最開始的Mini USB升級到Micro USB后已經成了所有智能手機的標配也間接地推動了智能手機超薄化的第一波浪潮,再到如今尺寸超薄的USB3.1 Type-C,不難想象在不久的將來新一波便攜電子設備又將掀起一波“沒有最薄只有更薄的浪潮了”。
3.雙面插拔顯著改善使用體驗
這次USB3.1Type-C帶來的一個非常大的優勢在于,雙面插拔不分正反的設計極大的改善了一直以來USB數據線糟糕的使用體驗。相信很多安卓用戶要開始感嘆一聲,終于閉著眼也能給手機充上電了。
4.兼容性超高老設備不會很快淘汰
我們知道,USB兼容性一向不錯,這次的USB3.1規范也很好的繼承了這一點。只需要一根轉接線,USB3.1即可輕松兼容USB3.0和USB2.0設備。不過為了保證體驗,筆者還是建議大家把手里用了五六年甚至十來年的USB2.0 U盤和移動硬盤這樣的設備早點升級換代。
usb3.0和usb3.1的區別有哪些
5.電流輸出能力提升帶來急速充電體驗
按照USB3.1的規范,接口最大可提供5V 20A即100W的供電能力,但是目前出于安全和設備兼容性的考慮,華碩等一線主板大廠并沒有將供電能力徹底放開,以華碩B85M-G PLUS主板為例,目前開放的供電為5V 3A盡管看起來只有15W好像是不高。但要知道標準USB3.0的供電電流才只有1A而已,對于支持高速充電的設備而言3A的電流無疑是天大的福音,三倍的充電速度想想都覺得非常爽。
關于USB3.1技術的推廣發展,移動設備廠商尤其是手機廠商一直對此比較熱衷,但貌似只是徒有其表,各種號稱采用了USB3.1 Type-C技術的手機和附屬線路其數據傳輸速度和供電能力實際上并沒有質的飛越。真正推動USB3.1技術發展和普及的還是存儲以及主板廠商,金士頓、閃迪、華碩、微星都是其中的代表。在不久前對華碩B85M-G PLUS的評測工作過程中,華碩這塊主板給筆者留下的印象可謂非常深刻。CrystalDiskMark測試Read:686.4MB/s、Write:799.7MB/s的成績讓筆者見識到了USB3.1的真正威力。
usb3.1對手機有什么優點?
讓手機更快充電
由于供電標準提升至20V/5A、100W功率,USB 3.1能夠極大提升設備的充電速度,同時還能為筆記本、投影儀甚至是電視等更高功率的設備供電,這也是為什么蘋果的全新MacBook只需要內置一個USB Type C,便可實現供電、傳輸需求。
更高的數據傳輸速度
由于USB 3.1支持高達10Gbps的傳輸速率,將極大提升手機的傳輸速度,這對于手機發展是十分有利的。比如,越來越多的手機開始支持4K視頻拍攝,視頻文件更加龐大,更快的數據傳輸速度是必要的。
支持顯示輸出
目前,HDMI是電視、顯示器產品所普遍采用的接口標準,雖然擁有迷你版本,但并沒有手機專門內置該接口,因為會導致成本上升、體積增加。而由于USB 3.1支持顯示輸出,所以更適合作為移動設備的輸出接口,尤其是可逆的Type-C。
通用性
顯然,一個萬能的通用接口,是手機、平板等小型設備所需要的,能夠極大提升設備的連接性。而從目前來看,USB 3.1中的Type-C最有可能成為未來的連接標準,提供數據傳輸、外設連接、顯示輸出等一體化的連接方案。
usb3.0和usb3.1的區別有哪些
USB3.1與USB3.0相比有哪些提改進
USB3.1標準于2013年7月發布,最大理論帶寬相比USB3.0時翻了一番,達到10Gb/s(Super Speed )。USB3.1編碼方式從此前USB3.0的8b/10b換成了128b/132b,帶寬損耗率從20%大幅下降到3%左右,換算之后帶寬同樣超過了1.2GB/s,這也意味著在真實使用中USB3.1的極限傳輸速率有望接近1GB/s。
雖然像過去的升級一樣,USB3.1同樣帶來了更高的傳輸速率,并修復了此前存在的各方面問題,但人們談論更多的都是隨USB3.1引入的全新Type-C接口。與蘋果的Lightning接口相似,Type-C接口取消了曾經的防呆保護設計,因此不分正反均可正常插入使用,免去了辨識插入方向的麻煩。
USB3.1 Type-C的另一個大賣點就是對移動設備充電能力的的增強。USB 3.1接口下的供電最高允許標準大幅提高到了20V/5A(僅限于Type-A/B),能夠提供達100W的供電輸出能力。而Type-C的最高標準為12V/3A,36W的充電能力已經足夠一些輕薄型筆記本的使用,這也是New MacBook敢于放棄MagSafe而采用Type-C作為充電接口的重要原因。
功能上USB 3.1 Type-C還引入了全新的Alternate Mode(交替模式),這意味著Type-C接口和數據線能傳送非USB數據信號。目前Alt Mode已經能夠支持DisplayPort 1.3和MHL 3.2規范,而USB-IF同時也在尋求對其他的功能標準的支持,除了視頻接口,像以太網等其他接口同樣也可以被Type-C支持。
usb3.0和usb3.1的區別有哪些
USB3.1與USB3.0傳輸速度對比
目前雖然仍沒有原生的USB3.1支持,但是比起原生的USB3.0,第三方的USB3.1解決方案最高的存取速度還是能高出原生USB 3.0達到60%以上,整體性能并沒有令我們失望。
USB3.1 Type-C接口的出現對于移動設備將會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從目前來看,USB3.1中的Type-C最有可能成為未來的連接標準,提供數據傳輸、外設連接、顯示輸出等一體化的連接方案。
據悉,歐盟2017年將強制所有移動裝置統一為USB3.1接口。USB3.1除了電腦領域外,手機、平板也會在明年全速普及,而這項技術也是得到了Intel、谷歌、微軟以及蘋果的支持。USB .1和Type-C接口畢竟是一個大趨勢,主板廠商從現在就開始布局USB 3.1,有望通過主機端的產品帶動其他USB 3.1外接設備進入市場,對于推動USB 3.1的普及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